首页 / 新闻动态/前沿资讯

聚焦 ASN 2025:前沿生物两款靶向补体蛋白小核酸药物同台亮相,多维度数据彰显FIC突破性潜力

11.09

2025

2025.11.09

454

454
分享至

2025年11月5日至9日,于美国休斯敦举行的2025年美国肾脏病学会(ASN)肾脏周上,前沿生物首次以口头报告和壁报形式,公布了其两款潜在全球首创(First-in-Class)小核酸药物——FB7013(靶向MASP-2)与双靶点药物FB7011(靶向MASP-2/CFB)在猕猴IgA肾病模型中的临床前数据,两款产品均显示出卓越的疗效潜力和长效治疗优势,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。


FB7013为靶向MASP-2的siRNA药物,可精准抑制凝集素途径补体系统异常激活,同时保留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补体免疫功能,兼具高效治疗价值与潜在高安全性。

靶点抑制作用持久:单次给药后可维持靶蛋白抑制16周,有望实现3-6月给药一次。

猕猴IgA肾病模型中疗效明确:在猕猴IgA肾病模型中,FB7013单次皮下注射给药,尿总蛋白肌酐比值(uPCR)和尿总蛋白(uTP)呈剂量依赖地持续显著降低,肾小球滤过率(eGFR)呈剂量依赖地持续升高;高剂量治疗8周后,使肾小球系膜区系膜细胞数量减少36%,使肾小球内IgA沉积减少43%。


FB7011为同时靶向MASP-2与CFB的siRNA药物,双靶点协同抑制,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多维度优势,为临床转化提供扎实依据。

长效作用持久:FB7011在健康猕猴单次皮下给药可同时强效抑制MASP-2与CFB蛋白表达,抑制效果持续13周以上,预示其在人体中有望实现每3–6个月给药一次,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。

疾病模型显示剂量依赖性疗效,多维度指标超越阳性对照:在猕猴IgA肾病模型中,FB7011单次皮下注射给药显示出显著疗效,且呈现剂量依赖性;相较于阳性对照药(一款已上市、每日两次口服的小分子补体抑制剂),FB7011在尿蛋白肌酐比值(uPCR)降幅提高16%,尿总蛋白(uTP)降幅提高18%,肾小球滤过率(eGFR)改善幅度提高10%,显示FB7011具有潜在的优效趋势,期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。

协同增效优势显著:在等摩尔剂量下,FB7011在uPCR、uTP降低及eGFR提升等关键指标上,均显示出相较于单靶点siRNA药物(分别靶向MASP-2或CFB)的更佳疗效,提升幅度达10%至29%,这一结果体现了其双靶点抑制的协同效应,进一步证实了多靶点干预策略的临床价值。


FB7013为以凝集素途径为主导疾病机制的患者提供了精准、长效的治疗选项,且保留经典和替代两条补体途径功能,预期感染风险更小;FB7011凭借“双途径拦截”机制,适用于补体双重激活的复杂患者,在强效治疗的同时保留经典途径功能,平衡疗效与感染风险。两者各有侧重,不仅针对IgA肾病,对于其他补体异常相关疾病,比如膜性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狼疮性肾炎、血栓性微血管病等,也有望成为治疗药物,目前尚未有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,差异化优势显著。


IgA肾病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,补体双途径激活或成治疗关键方向


IgA肾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,疾病负担沉重,约30%–40%的患者会在病程中进展至终末期肾病,临床亟需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、且安全性良好的对因治疗手段。研究证实,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是推动IgA肾病进展至肾损伤的核心机制,其中替代途径(AP)与凝集素途径(LP)的协同作用尤为关键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数据显示,高达87%的IgA患者肾脏系膜区存在AP相关因子沉积,63%存在LP因子沉积,提示双途径同步阻断可能为实现更全面的疾病控制提供新策略。

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刻理解与长期技术积累,前沿生物研发了FB7013和FB7011,两款药物各有侧重,有望为不同病理特征的患者提供差异化、精准化的治疗选择,助力突破当前IgA肾病的治疗瓶颈。


迈向临床开发新阶段,引领肾病治疗创新


本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成果发布,是FB7013与FB7011项目的重要里程碑,我们将加速推进两款药物的后续临床开发进程,持续深耕补体相关疾病治疗领域,力争早日将这两款突破性疗法带给IgA肾病患者,为守护人类肾脏健康、革新肾病治疗格局贡献中国力量。

专家点评
 

国际IgA肾病合作组(International IgA Nephropathy Network)专家委员会委员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张宏主任在今年9月捷克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上对FB7011和FB7013的发布数据曾表示:‍

前沿生物在IgA 肾病治疗领域两款产品的临床前数据非常值得业界关注。第一,FB7013是目前首款靶向凝集素途径关键因子MASP-2的siRNA药物,有望成为IgA肾病在内补体介导疾病的全新机制药物,药效指标显示“阳性信号”。猕猴IgAN模型中24h尿蛋白下降,eGFR回升,肾小球IgA沉积减少,且系膜增殖评分同步改善,尤其半年一次给药即可维持补体抑制活性,如果能在人体复现,将可能改写现有“日服/周注”的治疗节奏。当然,这次报告仅是啮齿类与灵长类数据,真正的考验还在于临床数据。第二,双靶点药物FB7011同时靶向凝集素途径和替代途径,这是现有小分子或单抗不具备的设计,IgA肾病的补体激活往往同时涉及凝集素和替代途径,机制层面FB7011“双途径拦截”的逻辑新颖!总体而言,FB7013和FB7011为IgA肾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干预思路,若能顺利通过早期临床并在大样本中验证组织学获益,有望成为补体靶向治疗IgA肾病的下一代标杆!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能把这一“实验室概念”真正转化为“患者获益”。


2025年9月,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FB7013、FB7011临床前数据解读原文链接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uS55Aa9cwlXMCuEwNbQ9w?scene=1&click_id=6 



用户登录

同意 用户协议 或 注册协议
我要用验证码登录
还没有账户? 点我申请
前沿生物药业(南京)股份有限公司
公司邮箱:info@frontierbiotech.com
公司电话:025-69760330
举报邮箱:jubao@frontierbiotech.com
不良事件报告邮箱:pv@frontierbiotech.com
投资者关系邮箱:invest@frontierbiotech.com
投资者关系电话:025-69648375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前沿生物药业(南京)股份有限公司 许可证:  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235  苏ICP备16044810号-1

Copyright © 202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前沿生物药业(南京)股份有限公司

许可证:  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235  苏ICP备16044810号-1  网站建设 龙媒网络

Copyright ©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津ICP备05006862号
登录